药智论坛

查看: 14685|回复: 0

阿斯巴甜,学术与阴谋的较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22 15: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深圳
“总有刁民想害朕”


2015年4月,百事公司宣布,美国市场销售的轻怡可乐将停止使用甜味剂阿斯巴甜,代替它的是由三氯蔗糖和乙酰磺胺酸钾混合而成的代糖,再一次将阿斯巴甜推向争议的聚光灯下。
  虽然已经有数十年的应用历史,但阿斯巴甜仍然受到各种不同质疑的挑战。除了百事公司,大大小小的NGO机构声称他们的研究证实阿斯巴甜具有致癌性,应立即停止使用。暂且不论这些所谓的独立研究机构出于何种目的,仅从学术的角度来看,这些声明也难以成为事实。在谷歌学术上搜索阿斯巴甜安全性,多数的负面报道来自于一家意大利的拉马兹尼研究所。这所研究机构的公信力很值得玩味,多年来它“孜孜不倦”地致力于研究各种人工甜味剂的毒副作用,并且都取得了“骇人”的研究结果。事实上,除了阿斯巴甜,拉马兹尼研究所还对三氯蔗糖提出了同样的挑战,声称这种商品名为甜蜜素的增甜剂也有致癌性。值得注意的是,三氯蔗糖是百事公司用以取代阿斯巴甜的。同样的,拉马兹尼研究所对三氯蔗糖的结论还是站不住脚的,专家出面指出这些研究采用的是非常规设计方案,而且只有雄性老鼠呈现出癌症增加的症状。
1996年,北俄亥俄大学医学院的Ralph G. Walton自行出版了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绝大多数阿斯巴甜无害论的研究均为行业赞助。该报告引起一片哗然,媒体纷纷表态阿斯巴甜的科学研究是一场工业界的利益输出,背后隐藏着的巨大阴谋。而真实情况是,Walton的报告故意忽略了50多篇论文,反而纳入很多未经同行审议的负面论文,从而造成整个结论的偏差。作为一种取代蔗糖的添加剂,阿斯巴甜上市无疑对蔗糖工业造成巨大的冲击。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多年来对各种增甜剂发起的责难和负面研究,很可能是蔗糖工业的绝地反击。这场历日旷久的争论究竟是学术之争还是利益之争,现在仍难以定夺。
肿瘤?这口锅我们不背
  在阿斯巴甜所谓的毒副作用中,最令人关切的是其具有致癌性。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报道认为是阿斯巴甜的广泛应用导致了脑肿瘤发病率的上升。Olney通过事后分析得出脑肿瘤和阿斯巴甜之间存在剂量依赖的相关性。FDA对Olney采用的数据进行评价,认为存在诸多错误,如低估对照组的脑肿瘤发生率、错误的数据处理方法和动物死亡日期错标等。不久Olney又声称,1985年以后,脑肿瘤在美国的发病率急剧上升,这与1979年阿斯巴甜被批准上市有关。而阿斯巴甜的亚硝化作用是脑肿瘤上升的潜在机制。事后又被证明对肿瘤数据库数据存在滥用。NCI-SEER(国家癌症研究院下辖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计划)数据清楚显示,1973年和1974年的数据已经表明肿瘤发生率在上升,此时阿斯巴甜还未上市。
  其实,数十年来关于阿斯巴甜致癌性的研究已经进行得十分透彻,研究涉及微生物、细胞培养和动物模型的各个层次。EFSA(欧盟食品安全局)对这些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评价,认为无论是正常剂量还是高剂量的阿斯巴甜,均不会产生致癌作用。从阿斯巴甜的代谢途径也可以得出以上结论。阿斯巴甜在体内代谢为天门冬氨酸(40%)、苯丙氨酸(60%)和甲醇(10%)。前两种属于氨基酸,后一种的来源丰富,包括水果和蔬菜,在体内可经正常途径代谢。
  除了脑肿瘤,阿斯巴甜还与其他一些症状或疾病联系起来,如多发性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甲醇中毒、失明、肌痉挛、刺痛、癫痫、头痛、抑郁、焦虑、失忆、先天畸形和死亡。
  一系列综述和荟萃分析对以上副作用有详尽的描述和解释,美国FDA和CDC(美国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也对阿斯巴甜进行了严格的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控体系。头痛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然后是头晕、恶心呕吐等,但这种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在有关负面报道后显著上升。这其中似乎更多的是心理学的因素而非药物因素。FDA和CDC的报告均不支持阿斯巴甜与有报告的不良反应存在因果关系,也不支持开展临床观察评价副作用的需要。
离开剂量谈毒性的都是耍流氓
FDA和欧盟食品安全局的批准用量分别是50mg/kg/day和40mg/kg/day。一罐355毫升无糖可乐约含180毫克,对于一个体重75公斤的成年男性而言需要饮用大约21罐(7.3升)无糖可乐才能达到FDA规定的50毫克每千克体重的摄入上限。据统计,阿斯巴甜在美国的人均摄入量大约是日允许摄入量的1/13-1/16。假设某片剂每片仅含3mg的阿斯巴甜,以一位体重为20kg的幼童为例,每天服用一片,其中的阿斯巴甜仅仅是日允许摄入量的3‰。
FDA表明,成年人每小时可代谢超过1500mg的甲醇,且不产生任何副作用。鉴于甲醇在体内的代谢速度,即使大量、长期摄入阿斯巴甜,血液中的甲醛或甲酸的水平也不会有明显升高。事实上,从阿斯巴甜中摄取的甲醇,并不会高于柑橘、果汁和酒类。
  天冬氨酸是食物中最常见的氨基酸,从阿斯巴甜中摄入的天冬氨酸仅仅只占整个食物来源的1~2%。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具有兴奋毒性,但研究显示从食物中摄取的量,远远达不到毒性水平。而苯丙氨酸是必需氨基酸之一,人体无法合成,需从食物中获取。肉、鱼、鸡蛋、果仁、豆类含有丰富的苯丙氨酸,其含量远高于阿斯巴甜。
2007年发表在《Critical Reviews in Toxicology》上的综述指出:迄今为止,没有证据表明阿斯巴甜有安全性的问题。在动物实验中,每公斤体重每天摄入4000毫克阿斯巴甜尚未观察到危害,而FDA规定的人体最高摄入量是每公斤体重每天50毫克。对于一个70斤的人,这个量差不多相当于每天喝20瓶零度可乐。还有一些零星的动物实验展示了阿斯巴甜对健康的危害甚至致癌性,不过这些研究没有被各国主管机构和相关国际组织认为足以推翻对阿斯巴甜安全性的认可。”
作为“世界上研究得最为透彻的添加剂”(FDA语),阿斯巴甜的安全性已得到数百项科学研究的证实,针对阿斯巴甜的责难在大量的事实依据面前无立锥之地。我们很高兴,在这一场战役中,科学战胜了阴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规则|(渝)-经营性-2021-0017|渝B2-20120028|前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药智论坛 ( 渝ICP备10200070号-7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459号

GMT+8, 2024-3-29 17:2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