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智论坛

查看: 1440|回复: 1

中药方剂 | 泄热通便 滋阴益气之新加黄龙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17 15: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
中药方剂 | 泄热通便 滋阴益气之新加黄龙汤
来源:药智数据整合
02.png
一、新加黄龙汤中药方剂信息
出处:《温病条辨》(清•吴瑭)
处方:细生地(15克) 生甘草(6克) 人参(另煎,4.5克) 生大黄(9克) 芒硝(3克) 玄参(15克) 麦冬(15克) 当归(4.5克) 海参(洗,2条) 姜汁(6匙)
炮制:以水八杯,煮取三杯。先用一朴,冲参汁上分,姜汁二匙,顿服之。如腹中有响声,或转矢气者,为欲便也,候一二时不便,再如前法
功用:泄热通便,滋阴益气。
主治:热结里实,气阴不足证。大便秘结,腹中胀满而硬,神倦少气,口干咽燥,唇裂舌焦,苔焦黄或焦黑燥裂。
方解:本方主治热结里实,应下失下,正气久耗,阴液耗竭尤重,故方以调胃承气汤以缓下热结,并重用养阴增液之品,使之增水行舟,兼顾气阴之虚。
禁忌:斟酌。
方论:方中大黄、芒消急下燥热以存阴气;人参、当归补益气血;麦冬、生地、玄参、海参激阴养液;姜汁、大枣、甘草固护胃气,调和诸药;桔梗开宣肺气,通调胃肠。全方泻热通便与滋阴益气并行为治,使正气得运,阴血得复,则药力得行,大便可通,邪热自平。
二、新加黄龙汤处方中药材信息
生地:别名生地黄,野地黄、山烟根等。【性味与归经】鲜地黄 甘、苦,寒。归心、肝、肾经。 生地黄 甘,寒。归心、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鲜地黄 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生地黄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
生甘草:【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注意事项】不宜与海藻、京大戟、红大戟、甘遂、芫花同用。
人参:【性味归经】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肾经。【功能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气血亏虚,久病虚赢,惊悸失眠,阳痿官冷。【注意事项】不宜与藜芦、五灵脂同用。
生大黄:【性味归经】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功能主治】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用于实热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疗疮,肠痈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跌打损伤,湿热痢疾,黄疸尿赤,淋证,水肿;外治烧烫伤。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注意事项】3~15g;用于泻下不宜久煎。外用适量,研末敷于患处。
芒硝:【性味归经】咸、苦,寒。归胃、大肠经。【功能主治】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用于实热积滞,腹满胀痛,大便燥结,肠痈肿痛;外治乳痈,痔疮肿痛。【注意事项】孕妇慎用;不宜与硫黄、三棱同用。
玄参:【性味归经】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白喉,瘰疬,痈肿疮毒。【注意事项】不宜与藜芦同用。
麦冬:【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功能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当归:【性味归经】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海参:【性味归经】味甘;咸;性平。归肾;肺经【功能主治】补肾益精;养血润燥;止血。主精血亏损;虚弱劳怯;阳痿;梦遗;肠燥便秘;肺虚咳嗽咯血,肠风便血,外伤出血。【注意事项】脾虚不运、外邪未尽者禁服。
姜汁:【性味归经】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药毒,特别对于鱼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注意事项】久服积热,损阴伤目;阴虚、内有实热、患痔疮者忌食;高血压病人慎食。
三、新加黄龙汤使用范围及知识要点
1.中医病证阳明热结,气阴两虚证:大便干结,神疲少气,口干咽燥,唇裂舌焦,苔焦黄或焦黑燥裂。
2.西医疾病肠梗阻、消化不良、内分泌失调、干燥综合征等病的临床表现符合阳明热结,气阴两虚证者。
3.新加黄龙汤组成中药效与用量之间的必然关系,煎药与服用之间的相互关系,功用与药理作用之间的内在关系,中医证与西医病之间的互补关系。
4.掌握大黄配芒硝,大黄、芒硝配生地黄、玄参、麦冬,大黄、芒硝配人参、甘草,生地黄、玄参配麦冬,人参、甘草配当归之间的用量及相互作用关系。
5.新加黄龙汤与基础方和演化方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阴虚与热结之间的关系。
四、新加黄龙汤临床运用
1.用药特点:方中用大黄、芒硝泻热通下,大黄偏于硬攻,芒硝偏于软坚;生地黄、麦冬、玄参、海参滋阴,生地黄、玄参偏于凉血,麦冬、海参偏于生津;人参、甘草益气和中;当归补血活血;姜汁开胃醒脾,方药相互为用,以泻热通便,滋阴益气为主。
2.用量特点:方中用药10味,泻热通下药2味如大黄、芒硝,用量总和是12g;滋阴药4味如生地黄、麦冬、玄参、海参,用量总和是49g;益气药2味如人参、甘草,用量总和是11g;补血药1味如当归,用量是5g;其用量比例是12:49:11:5,从用量分析方药主治,病是以阴虚为主,实热为次。
五、新加黄龙汤重要文献摘要
1、《温病条辨》:“旧方(黄龙汤)用大承气加参、地、当归,须知正气久耗,而大便不下者,阴阳俱备,尤重阴液消亡,不得再用积、朴伤气而耗液。故改用调胃承气汤,取甘草之缀急,合人参补正;微点姜汁,宣通胃气,代、朴之用,合人参最宣胃气;加麦地、玄参保津液之难,而又去血结之积聚。姜汁为宣气分之用,当归为宣血中气分之用。再加海参者,海参咸能化坚,甘能补正。按海之液,数倍于其身,其能补液可知,且动之物,能走络中血分,病久必人络,故以之为使也。”
2、《中国医药汇海方剂部》:“此虽变为威寒苦甘法,但苦甘多而咸寒为佐焉。故治法亦同中略有小异。用苦甘者,重用泻火生液也;佐咸寒者,取以软坚润燥也。大概肠胃火结之燥实证,而又津液大伤,不可不攻下,而又不任攻下者,此法宜之。本方所治,为阳明燥实,屡下不通之证。方中生地、甘草、人参麦冬大甘,生液养津;大黄苦寒泻火,益以芒硝之软坚润燥;玄参、海参之咸寒,大生津液;又有归之滑润,姜之开结,俾少火实结之邪,一鼓宣通滑泄而尽去之。臂水涸舟停,既有人力之推挽,复得潮汛之泛滥,则巨舰中流而自在行矣。不然,虽有风帆篙手何益哉?此又攻下法中之别有法门,而为学者之所宜究心者也。”
发表于 2019-7-19 10: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内蒙古
谢谢提供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规则|(渝)-经营性-2021-0017|渝B2-20120028|前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药智论坛 ( 渝ICP备10200070号-7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459号

GMT+8, 2024-3-29 07: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