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智论坛

查看: 173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香附以气用事,故专治气结为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8-12-29 15:08: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
香附以气用事,故专治气结为病
来源:方祖


  香附的传说故事


  行气解郁攻滞凝,


  炮制不同各用奇。


  奥妙配伍法十数,


  唯名当精养成习。


  【药用价值】


  香附以气为主,益气、耗气古说不一。陶弘景说:“久服令人益气,长须眉。”朱丹溪说:“香附《本草》中不言补而方家言于老人有益,意有存焉。盖于行中有补理。”韩愁认为:“香附能推陈出新,故诸书皆云益气,而俗有耗气之说,非也”。张山雷指出:“凡辛温气药,飙举有余,最易耗散之气。惟此物虽有温和流动作用,而物质既坚,则虽善走而易能守,不燥不散,皆有特异之性,故可频用而无弊。”元代王好古曾说:“香附多用亦能走气。”明代倪朱谟在《本草汇言》中指出香附“独用,多用,久用,耗气损血”。清代黄官绣说:“气香多燥,阴虚血热者忌服”。


  《本草纲目》云:“乃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也”。张山雷说:“香附以气用事,故专治气结为病”,“宜于妇女,不宜于男子也。大抵妇人多郁,气行则郁解,故服之尤效”。如《外科精要》记“独圣散”,仅用香附一味。疮疡初起,便以此药为茶饮为妙。因疮疡皆因气滞血凝,宜服香剂,盖香能行气通血也。陈自明说:“气血闻香则行,闻臭则逆,大抵疮疡多因荣气不从,逆于肉理,郁聚为脓。得香之气,则气血流行。”曾孚先亦说:“凡痈疽疮疡,皆因气滞血凝而致,宜服诸香药,引气通血。”陈正节说:“大凡疽疾,多因怒气而得,但服香附子药,进气宽气,大有效也。”


  宋代宋白《庭莎》诗云:


  何事牵爱思,空庭对野莎。


  青青冲野步,落日柱筇过。


  色与莓苔近,阴藏蟋蟀多。


  间思旧山下,萧飒遍烟箩。


  黄鹤丹传说为“铢衣翁在黄鹤楼所授方”。即香附一斤,黄连半斤为末,水糊丸。其香附配黄连,香能辛通,苦以降逆,泛治气滞诸病,通降气机,则一身之气通泰而安和。


  青囊丸传说为“邵应节真人祷母亲病,感化方士所授之方”。即香附一斤,乌药五两三钱为末,水醋煮面糊丸。其香附配乌药,引气而宽中,可治气血之病。


  从前有个姑娘叫索索,天生丽质,心地善良。 有一年,古砀郡大旱,十月无雨,百草皆枯。索索迫于生计嫁到故黄河边的一个茅庄,不料这里正闹瘟疫,大人小孩胸闷腹痛,自从索索嫁来以后,丈夫安然无恙,问索索,索索也不知,丈夫隐约感到,索索身上有股香气,断定这是驱疫的奥秘,于是便让索索外出给众人治病,不几天,全村人又都露出了笑脸。


  庄户人家闲着没事,又扯起索索看病来,一传十,十传百,传到索索丈夫耳朵里,竟成这样的话:“……索索每到一家,就脱去衣服,让大人小孩围过来闻……”丈夫虽有拯救乡亲之心,但决不容这种方式,于是两人常闹别扭。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夹的夜晚,丈夫下了毒手把索索害死了。名声不好的女人是不能入棺的,秫秸一捆埋到河边。不几天,就在索索的坟上长出几缕小草,窄窄的叶,挺挺的茎,蜂也围,蝶也绕,有人说:索索风流,死后也招小虫子。丈夫听后,挖地三尺,把尸骨深埋。可过了一段时间,小草又冒出,依然招蜂引蝶,丈夫又去挖又去埋,可草越挖越多,越埋越旺。于是人们后悔了:索索死的冤屈,千万不要再挖了,将来万一再闹心口痛,说不定这草能治病……


  直到今天,尽管药名改叫香附子,可当地人仍叫它索索草。可惜的是要想用它理气止痛,必挖出其身,三个根球一个比一个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规则|(渝)-经营性-2021-0017|渝B2-20120028|前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药智论坛 ( 渝ICP备10200070号-7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459号

GMT+8, 2024-4-19 13: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