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智论坛

查看: 1009|回复: 0

复方中药的国际化发展策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21 11: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
复方中药的国际化发展策略


作者:张晓雨 商洪才  
来源:大品种联盟


复方中药的国际化发展策略
张晓雨 商洪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学教育部和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700)


  随着针灸、拔罐、太极拳等中医非药物疗法逐渐得到国际接受与认可,极大提高了世界对中医的认识程度。复方中药作为中医特色优势资源,却迟迟得不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与接受,20年来中药国际化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西方国家对复方中药作用机制不理解以及对其有效性、安全性的疑虑。国务院非常重视中医药国际发展问题,在《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明确提出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名方大药”。如何推动复方中药走向世界一直是大家关心和探讨的问题。


  1为何发展中药复方制剂?


  1.1合理性 中药复方制剂具有特别服用、储存和携带方便的特点,组方应用上继承了中医理论特色,可以说是对临床应用有效复方中药的进一步开发。有观点认为中成药,尤其是中药复方制剂是对中医个体化论治精髓的背弃。中药复方制剂的开发无法替代中药方剂的灵活辨证与精准用药,其意义在于拓展了中药方剂的应用形式,并且作为传统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种名片,通过机制研究阐明,临床疗效展示让世界更多的认识中医,理解中医,接受中医。


  1.2实用性 目前国内中成药应用普遍,市场份额大,中康CMH预计2016年五大终端中成药市场规模3635亿元,2017年版国家医保目录中成药类共有1238个,较2009年版增加了206个,充分说明了中成药良好的临床疗效获得认可。回顾20112015年中药新药上市申请,83%为复方制剂,中药复方制剂在中成药产品中占主要地位,并逐渐形成了一批深受医患信任的优良中药复方制剂大品种。毋庸置疑,让更多优秀的中药复方制剂走出国门也是中医对世界的贡献。


  2中成药国际化现状


  随着全球对天然植物药的接受度提高,近年来我国中成药出口贸易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其主要以保健品和食品添加剂的形式出售,中药类产品的国际竞争依旧主要靠中药材、饮片及提取物等原料药拉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依靠专利、技术、管理及药品质量抢占中成药市场,我国中成药国际竞争力处于不利地位。此外,发达国家设置了一系列技术贸易壁垒,强制实施中医药相关技术法规、标准及评定程序等,对中成药国际化道路造成极大障碍。显然,以西医学的评判标准来评价中药复方制剂是不合理的,但不能否认中药复方制剂确实存在临床证据不清、质量控制差等问题。因此,当前形势下如何从自身做起,优选有效方药,提高质量标准,适应国际规则,对提高我国中成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更具现实意义。


  3中药复方制剂的国际化发展策略


  3.1遴选名方验方 不同于西医化学合成药物的创制从实验室研发开始,中药复方制剂的开发主要来源于临床实践的总结,许多中医大家基于中医传统理论,在长期临证实践中体悟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基本方药,并且对这些方药的适应症、用法及用量等都已形成一整套较为成熟的认识,为中药复方制剂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人用经验支持,其中许多已形成院内制剂,在临床推广使用,成为中药复方制剂研发的重要来源。


  丰富的中医药古籍是中成药开发的伟大宝库,其中有许多经典成方以及尚待挖掘的方药,如国家十三五规划中“重大新药创制”“经典名方”项目,对经典名方的药效基础、质量控制等共性问题进行研究,并建立相应关键技术,对经典名方进行二次研究与开发。与此相应,民间验方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开发资源,有许多行之有效的专病专方,如何在可靠人用经验基础上,通过临床研究进一步明确药品的临床定位与价值还需要深入探讨。总之,以名方验方为复方中药新药开发的主要来源是临床疗效的重要保证。虽然我国许多中医经典名方被他国抢先注册了专利,我们在对经方组分配伍规律研究上开发具有疾病针对性的有效方剂,也是维护产权、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途径之一。


  3.2提升质量标准 质量稳定可控是复方中药疗效稳定可靠的重要前提。在保证药物原材料质量上,需要控制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等;在检测成品上不仅关注个别指标性成分,还需应用创造性方法对主要功效成分进行整合分析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对药物提取工艺、制剂技术等进行全程质量监测,如运用公认的指纹图谱技术考察制药工艺参数波动对中药产品稳定性影响,注意中成药中所有可测成分含量稳定,在品质控制方面实施全程自动化数字监控等。标准体系建设上,不仅要建立能被国际认可的标准体系,还要积极主导制定符合中医理念的中医药领域相关国际标准,如我国主导制定了中药编码规则ISO国际标准,为我国中药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标准化支撑体系。


  3.3展示临床证据 需要积极开展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研究,尤其关注中药治疗确有优势以及西药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的领域。除了提供疗效证据,还要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许多复方中药不良反应是由临床不合理用药造成的,包括不能准确辨证应用,因此需要开展大规模真实世界临床研究为用药决策提供充分依据。临床研究中还应当重点关注药物相互作用问题,尤其是国际社会比较关注的中西药物联合作用问题,可采用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评估中西药物联用的风险获益。此外,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2016年发布的《植物药研制指南》(Botanical Drug Development Guidance for Industry),对Ⅲ期临床研究提出确保疗效一致性证据建议,如进行不同批次间效应分析或多剂量效应分析,在临床研究设计方面可以考虑。


  规范的临床研究设计、实施及报告是获得受国际认可的高质量临床证据的前提。中药复方临床试验设计与报告目前已有相应规范可以参照,如中医临床试验报告标准(CONSORT for TCM)、中医药干预性试验方案标准(SPIRIT for TCM)等。对于设计合理、实施严谨、结果可信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形成一定程度的推荐意见,纳入到临床指南中,直接指导临床用药,利于在更大范围进行推广使用,为走向国际市场提供更多依据。


  3.4解析毒效机制 复方中药较中药单体在毒效机制研究上更为复杂。中医“毒”的概念与现代毒理学概念并不完全一致,中医上“毒”与“效”都是药物作用的基本特性,单味中药有毒并不意味着复方中药有毒,而复方中药功效偏性使用不当,也会产生不良反应对人体造成危害;药效特点上,复方中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起效,药物间不同配比也会导致药效的改变,因此阐释“量-效-毒”关系与机制是中药复方制剂研究中的核心内容。目前已有学者探索采用整合分析思路,结合药代动力学、药理学及系统生物学方法解析药物在体内生物学效应及作用机制,阐明复方中药毒与效的科学内涵。陈竺院士等研究复方黄黛片治疗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疗效基础,从分子水平阐明了砷剂与各组分联用增效减毒的机制。解析毒效机制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得到毒效稳定可控、机制明确的有效复方组分。


  3.5联合产学研资 产学研平台的搭建在行业内发挥着示范带头作用,如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现代中药国际化产学研联盟及各地产学研合作中心的成立。产学研结合有利于复方中药制剂从药品研发、原材料筛选加工、制药工艺、质量控制、毒效机制、临床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等进行多方面、一体化、系统性研究,用现代语言、先进方法将复方中药作用机制讲清,同时联合还包括与国外研究专家与机构合作,利用其先进技术及国际认可度更能增强研究的说服力。


  3.6选好战略路径 由于美国FDA要求所有申请上市的药品必须完成所有阶段临床试验,需要大量的时间、资金投入,因此,以胆宁片为例,提出绕开美国,从打开英联邦、欧盟、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市场入手。但也有如复方丹参滴丸、桂枝茯苓胶囊、康莱特注射液、扶正化瘀片等中药大品牌目前已完成或正在进行美国本土的Ⅲ期临床试验。故应当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出国路径”,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建立包括共同研发、合资、市场营销在内的中药国际战略联盟,亦有与国外企业合作申请中成药在国外注册的成功案例可以借鉴。


  中西方对药品理念的差异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复方中药走向世界,很多西方国家只承认作用靶标明确的单一化合物。但随着人们逐渐意识到单成分药物治疗模式易产生耐药性,药物叠加应用也会使不良反应叠加,以及单成分药物在治疗慢性多系统性疾病上具有很明显的局限性,故转而开发药物成分剂量明确的多效药片。中医中药具有整体化辨证治疗的先天优势,中药复方配伍既可以作用于多系统、多靶点,又能够达到增效减毒的效果,应当借此发力,从各层面积极体现中医药优势理念协助中药复方制剂的推广。通过以上多方面努力,打开国际市场大门,我们有理由相信复方中药终会以国内外临床和市场的良好口碑赢得国际认可。(来源于《世界中医药》 2017 ,12 (6)。中药大品种联盟(BBTCML)编校发布。编辑:远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规则|(渝)-经营性-2021-0017|渝B2-20120028|前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药智论坛 ( 渝ICP备10200070号-7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459号

GMT+8, 2024-3-29 23:3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