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智论坛

查看: 820|回复: 0

流鼻血该仰头还是低头?99%的人止血方法错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7 10: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
流鼻血该仰头还是低头?99%的人止血方法错误!


原创: 玉乾坤  
来源:药店人


  鼻出血是几乎所有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见的情况(夏季尤其常见),是鼻和鼻窦疾病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也可能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一种表现。鼻出血可轻可重。轻者仅仅是早上起床擤鼻涕中少稍带血丝,严重的大量出血甚至可以导致失血性休克、窒息等危及生命的危险境况。


  鼻子最易出血部位---黎氏区(Little’s area)


  鼻腔供血极其丰富,由下图可见在鼻中隔两侧前端,大概距离我们前鼻孔1cm的地方称为“黎氏区”(Little’s area),是鼻腔供血最丰富的地方,由五支重要动脉的毛细血管构成。90%的出血都可以归咎于黎氏区出血。


01.webp (1).jpg


  鼻出血的原因


  1.外伤或机械刺激:如外力撞击、反复抠鼻、剧烈喷嚏、用力擤鼻;


  2.剧烈气压变化:如高空飞行或潜水等;


  3.炎症刺激:常见于急性鼻炎、急性鼻-鼻窦炎的分泌物刺激;


  4.鼻中隔偏曲:鼻中隔可有呈尖棘状的突起,表面的黏膜较薄,易诱发出血;


  5.肿瘤:如血管瘤、乳头状瘤、纤维血管瘤、鼻咽癌等;


  6.异物停留;


  7.使用鼻喷剂。


  止血两大误区


  1.仰着头可以止血


  仰着头,无非是血倒流进喉咙,不仅不可以止血,反而可能因为呛入气管而造成误吸,更加危险。因此头稍低,反而可以观察到血流的情况,更加安全。如果有血液流入咽喉,尽可能经口吐出,吞咽可能会导致呕吐。


  2.塞纸巾止血


  纸巾的压迫效果非常弱,粗糙的纸巾会反复摩擦创面,加重出血,可以考虑更柔和的医用棉球或者医用明胶海绵,配合捏鼻的方式止血。


  正确的止鼻出血方法


  1. 取坐位,头稍前倾


  坐下来,头稍向前倾,这样可以大概了解鼻出血量的情况,同时也可以避免将血咽入肚子里,刺激到胃肠道而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或造成误吸。


  2.冷敷


  出血不多时,可以用冰袋或湿毛巾冷敷在前额及颈部,或用冷水及冰水漱口,以使鼻腔内的微血管得到收缩,减少出血。


  3.紧捏两侧鼻翼


  具体操作是,用拇指食指紧捏两侧鼻翼大概10~15分钟左右,如明确哪个鼻孔出血,也可以直接压迫出血的那个鼻孔的鼻翼即可。


  4.多吃新鲜蔬果


  流鼻血期间,要注意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多喝水,尽量避免吃一些热气上火的东西。


  5.养成不挖鼻孔的良好习惯


  反复抠鼻子容易损伤鼻黏膜,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鼻出血的分型用药


  中医中,鼻出血可归为以下5种证型:


  肺经热盛型


  【证见】鼻中出血,点滴而出,色鲜红,量不甚多,鼻腔干燥焮热感。或兼见咳嗽痰少,口干身热。舌尖边红,苔薄自而干,脉浮数或数。


  【治法】疏风清热,凉血止血。


  【方药】


  主方:桑菊饮(吴鞠通《温病条辨》)加减


  处方:桑叶12克,菊花12克,连翘12克,黄芩12克,桔梗12克,牡丹皮15克,白茅根15克,芦根15克,山栀炭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若咳噘痰稠者,加瓜蒌仁、浙贝母、冬瓜仁各15克。


  中成药:牛黄上清丸、黄连上清丸、羚翘解毒丸


  日热炽盛型


  【证见】鼻中出血,量多,血色鲜红或深红,鼻内干燥,口干口臭,烦渴引饮,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厚干,脉洪大而数。


  【治法】清胃降火,凉血止血。


  【方药】


  主方:犀角地黄汤(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加减


  处方:生地黄15克,赤芍15克,牡丹皮15克,知母15克,生石膏30克,水牛角60克,甘草6克,白茅根15克、侧柏叶15克、旱莲草15克。大便秘结者,加大黄10克(后下)、瓜蒌仁15克。水煎服。


  中成药:中黄解毒丸(片)、水牛角浓缩粉(片)


  肝火上逆型


  【证见】鼻衄量多,血色深红,头痛头晕,口苦咽干,胸胁苦满,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


  主方:龙胆泻肝汤(吴谦《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龙胆草15克,栀子15克,黄芩15克,生地黄15克,赤芍15克,柴胡10克,车前子10克,水牛角60克。水煎服。血量多者,可酌加自茅根15克、仙鹤草15克、旱莲草15克。口干甚者,可选加麦冬15克、玄参15克、知母15克、葛根30克。


  中成药:羚翘解毒丸、水中角浓缩粉(片)、夏桑菊冲剂


  肝肾阴虚型


  【证见】鼻衄色红,时作时止,量不多。口干少津,头晕眼花,耳鸣,心悸,失眠,五心烦热。舌质嫩红或红绛而少津,舌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养肝肾,凉血止血。


  【方药】


  主方:知柏地黄汤(吴昆《医方考》)加减


  处方:知母12克,黄柏12克,牡丹皮15克,泽泻15克,山萸肉12克,生地黄15克,旱莲草15克,藕节15克,阿胶10克(溶化)。水煎服。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片)、知柏地黄丸(片)


  脾不统血型


  【证见】鼻衄渗渗而出,色淡红,量或多或少。面色不华,饮食减少,神疲懒言。舌淡苔薄,脉缓弱。


  【治法】健脾益气,摄血止血。


  【方药】


  主方:归脾汤(严用和《济生方》)加减


  处方:党参15克,黄芪15克,茯苓15克,当归10克,白术10克,远志10克,艾叶10克,阿胶10克(熔化服),侧柏叶12克,地榆炭12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中成药:归脾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规则|(渝)-经营性-2021-0017|渝B2-20120028|前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药智论坛 ( 渝ICP备10200070号-7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459号

GMT+8, 2024-3-28 21: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