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智论坛

查看: 9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常见问题与探讨(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3-3-15 08:5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杭州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系利用鲎试剂来检测或量化由革兰阴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也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从1988年卫生部颁布试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和鲎试剂标准,到1995年正式收载于中国药典,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从开始的4个品种,到现在的上百个品种,细菌内毒素检查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是一个复杂的酶促反应过程,试验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试验的每一过程都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根据多年的实践,笔者就试验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现将结果汇总如下,供大家在试验中参考。


要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必须要有充分的试验准备,做细菌内毒素检查也不例外。在进行试验前,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1、样品的检查

样品是我们试验、检查的对象,也是我们实验的最终目的。样品信息的正确、包装的正确与完好,直接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在试验过程中容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样品登记信息与样品实样不符、提供样品与试验目的不符以及样品包装不符合细菌内毒素检查要求或存在破损情况。

2、标准的核对

药品标准是我们检查的唯一依据,标准规定的限度也是判定药品质量合格与否的唯一依据。正确、合理的采用药品质量标准,是确保检查结果正确无误的关键之关键。在试验前,必须仔细检查使用标准的名称与编号是否正确、是否现行有效,标准内容是否正确,方法是否可行,是否存在有勘误的可能。在试验过程中容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标准编号不同:一些新药标准,特别是新药转正标准,往往是同一品种的药品,不同厂家执行不同编号的质量标准。这些标准中,细菌内毒素检查和热原检查标准较为混乱,有的采用家兔热原检查法,有的则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同是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其限值也不一定相同,如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有的标准限值规定为0.5EU/mg,有的则是0.6 EU/mg。
新老标准交替时的误用:药品监督检查时,特别要注意标准的适用性。试行标准转正为正式标准、部颁标准上升为药典标准、新旧药典更替等,都有一个时效性问题,不同时期的标准,细菌内毒素检查和热原检查标准也会不同。往往是新标准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老标准则是家兔热原检查法。
标准存在问题:有些是限值不合理:如200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品种“浓氯化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限值为0.05 EU/ml,要求太严(中国药典2005年版增补本已修改)、“硫酸阿米卡星”细菌内毒素限值为2.2 EU/mg,要求太低(中国药典2005年版勘误已修改);有些则是操作方法不合理。

3、试验用仪器的检查

试验用仪器对于我们,就好像是士兵手中的武器,只有保证其正常,才能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在试验前,我们要仔细检查除热原用烤箱、恒温培养箱或恒温水浴是否正常,是否按规定定期校验,加样用器具是否准确,是否经过验证。在试验过程中容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是烤箱温度达不到要求的250℃值或保持250℃的时间不够30分钟;二是培养箱温度未稳定在37±1℃,恒温培养箱、恒温水浴要达到稳定在37±1℃,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三是器具计量不准,造成阳性对照管内毒素加入量不准,或供试品稀释不准等等,都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四是注射器、移液枪枪头等未经验证,如果所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和移液枪枪头含有一定量的内毒素,也会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规则|(渝)-经营性-2021-0017|渝B2-20120028|前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药智论坛 ( 渝ICP备10200070号-7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459号

GMT+8, 2024-4-26 22:3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